1. 澳门贵宾厅

      1. 欢迎光临~昆明澳门贵宾厅科技有限公司
          咨询电话:400-0871-488

        行业新闻

        新竹物流迈向智慧物流 运用RFID优化资源调度

        来源 :iThome

        因肺炎疫情影响,民众尽量减少外出 ,冲击实体零售、餐饮业 ,却也造就电商 、美食外送服务等宅经济发烧 ,让过去排斥的消费者也开始尝试电子商务、外送服务 ,这股宅经济的蓬勃发展,也为物流业者带来挑战。

        早在1938年日治时期就以「新竹州自动车运输株式会社」成立,在台湾经营物流业已超过80年的新竹物流 ,是台湾老牌的大型物流业者之一,早期主要以B2B业务为主,虽然也有B2C业务,但这几年电商经济发展下,B2C的货件大量增加。

        在新竹物流任职超过30年,熟悉现代化物流管理的资讯处协理刘素杏指出,宅经济带动小物货件量增加,其物流作业方式也和大型货件处理很不一样。B2B货物以大宗为主 ,每个点的运送量较大,货件体积也比较大,而宅经济带动的B2C业务,厂商订货量变少,货物也以少量多样为主。

        目前新竹物流旗下约有2,000位货车司机,1,000位摩托车司机,全国有60个站点,每天处理的货运量约为50万件,去年B2B货件比例为56%,今年已降至50%  ,B2C货件量成长之快可见一斑。导入自动化小物分类系统

        在大量货件运输过程中,由于每个货件大小关系到物流运费的计算,过去仅由货运司机以人工方式量测,难以确保每位司机是否测量精准 ,也缺乏客观依据向客户计费。因此 ,新竹物流在2012年导入材积自动化辨识系统 ,结合影像辨识技术 ,自动辨识输送带上的货物大小 ,并在13个转运中心部署。

        传统上,新竹物流也委托外包厂商 ,在60个站点以人工方式理货,但随着处理货物量增加,需要大量人力投入,加上外包人员理货品质难以掌握,人工理货也容易因疲劳 、分心而出错,同时还需要面临人力短缺的问题 。因此,在2016年,新竹物流开始针对电商的小物货件 ,在新北市三重营业所导入全自动化小物分类系统,以取代传统人工分类 ,降低错误率 ,提升作业效率。

        这套分类系统只要扫描货件上的条码,马上就知道这个货件要送到哪里 ,该分配到哪个司机、送到哪个站点,可以让5个人同时作业,现在一天已经能处理3万多件小物货件,每月约百万件,错误率也降到1%。

        成功导入自动化小物分类系统的关键,包括货件上全面导入条码管理 ,掌握每个货件动向 ,以及客户端电子资料交换(EDI),是新竹物流多年来推动资讯化 、自动化管理的成果。

        向日本物流业取经

        新竹物流在1983年成立资讯中心,并开始导入条码系统,并使用当时金融业采用的IBM AS/400主机。不过 ,他们向现代化物流管理跨进关键一步却是在2000年,经过多次考察,他们决定和日本佐川急便签订技术合作协定,大力推动企业流程再造(BPR)。这项合作对当时他们的资讯系统 、作业流程或公司文化都是一项大挑战 。

        刘素杏回忆,当时台湾的物流业人员还停留在吃槟榔、不太干净的印象,而在引进日本的物流管理经验之后 ,工作人员穿起干净的制服,以前的司机只负责收货、送货,后来才慢慢开始有了SD(Sales Driver)的概念,既是司机 ,同时也是销售员。

        「当时我们的系统全部翻掉,经营管理、营收、运费、怎么计价、员工计薪,这些模式都改了 。一开始大家听到要怎么做时,所有IT同仁都觉得怎么可行,连我都怀疑怎么会成功?」,刘素杏坦言,佐川带来的日本物流经验大大颠覆了新竹物流的思维  。

        不过,佐川并没有直接将日本的系统搬过来,而是从日本派遣了系统、现场专家来台 ,和新竹物流一起讨论怎么做比较适合,慢慢沟通,花了两年时间才让新系统上线。刘素杏指出 ,新的客户建档也和新竹物流原本的设计不太一样 ,新系统的设计更有弹性。

        而且,以前新竹物流仍保有许多纸本作业 ,可能因为货物不多 ,很多司机直接看着寄件地址,或是靠着脑中的记忆配送,但随着货运量的增加就容易出现问题。与佐川合作后,新竹物流也加速资讯化脚步,将托运的资讯完整的记录在系统里,对后续系统的改善带来相当大的帮助,刘素杏表示 ,可以明显感受到合作前后的差异。

        货件全面导入条码

        货运司机一天的作业,通常会在早上将货件送完 ,下午再到客户端收取货件,晚上7点至8点回到各自的场站(也就是各地的物流营业所) ,经过理货分类,再由长途运输的班车运到全国13个转运中心,再分送至地方站点 。如果场站收到往台北的货件量足够,则以直达车直接送到台北。尽管新竹物流很早就推动条码系统 ,但直到和佐川合作 ,学习日本物流业管理经验后,2001年才开始在货件上全面条码化 ,当客户填写托运单,每个货件就会有一组条码,搭配货运司机使用的掌上型终端机(PDT) ,建立起完整的货物追踪系统。

        「一个货件从工厂到消费者手上,历经集货、卸集货、发送 、到着 、配送 、配达,每个货件至少会扫码6次」,刘素杏说 。追踪货件在每个环节的运送状态,如此便能掌握每个货件的动态。

        新竹物流迈向现代化物流的关键之一 ,是导入PDT,PDT可说货运司机工作上的好帮手 ,早先的机型是以3G连至后端系统 ,现在使用第7代PDT已升级至4G网路 ,扫描条码后即时上传至管理系统,还能查询货件状态,接收工作派遣 。由于功能愈来愈繁杂,新竹物流去年开始在PDT上提供SD智能助理LuLu,当客户来电询问货件运送状态时 ,司机可直接用语音快速查询 。

        由条码和PDT建立的货物追踪系统 ,让客户能即时掌握配送状态 ,且透过系统数据串接,也能满足电商对物流配送过程透明化的要求 。如今,系统查询次数一天可多达上百万笔 。

        运用RFID优化资源调度

        除了全面导入条码管理货物,新竹物流也看好RFID在自动化管理的潜力。最初,他们想将RFID标签用于货件上,但评估后发现,每个货件都用 ,不符合经济效益,因此,后来改将RFID标签安装在长途运输的货车上 ,并在场站出入口设置感应器,只要货车进入或驶离场站 ,都能追踪到货车的动向。

        不过,他们很快就发现,实际使用时不如所想的那么简单,由于场站设在交流道旁,经常会感应到过门不入的长途运输货车,系统感应到车辆,却没有感应到离开 ,容易造成误判。

        后来他们找到了适合RFID的应用场景 ,将RFID标签安装在笼车和货柜上,用以管理约5千个笼车和1,200个货柜。刘素杏表示 ,这些笼车及货柜每天随着货车,会在全国60个站点间交换移动 ,若无法掌握这些资源,就会造成调度上的困难。例如某地的水果盛产,就需要调度大量的笼车、货柜前往当地载运。

        刘素杏也提到,过去靠人工盘点,太费时费力,一周只能盘点一次,但在笼车、货柜导入RFID标签后 ,利用可感应20到30公尺距离的感应设备,现在每天可以盘点两次 ,足足省下50倍时间,盘点也更准确 。

        向客户推广EDI

        如前所述 ,自动化小物分类系统的成功,关键之一是自行开发的电子资料交换系统EDI,新竹物流在1993年以前就开始推广EDI,让客户在自己的电脑输入托运资料 ,以取代手写托运单,不过 ,当时仅有4名资讯部门人员负责推广,推广进展缓慢,导致资深客户使用意愿不高,仍习惯手写托运单。

        为此,新竹物流改变策略,在全国60个点都设置一位电脑作业负责人,由各站点原本职员兼任这项工作,提供额外的工作津贴 ,来向客户推广,才快速提高EDI的使用比例 。另外,如果场站有电脑使用上的问题 ,电脑作业负责人也是和总公司IT部门沟通的窗口 。

        现在,新竹物流约85%的货件量已采用EDI,在业界中比例相当高 ,剩余15%使用手写托运单 ,再以人工或透过AI辨识手写数字 ,将资料输入到系统里。直到现在,新竹物流每个点仍有电脑作业负责人,继续推动EDI。

        有了完整的资料,加上台北市每位司机负责配送的范围只有半径一公里,新竹物流透过资料分析,还能推荐司机最佳路径,甚至 ,新竹物流跨入医药、低温冷链物流领域后 ,由于这两种物流配送范围大,需要专门的货车和人才能配送 ,他们更将SD最佳路径结合工研院开发的导航系统,在2018年导入SD最佳路径导航,来提高司机的配送效率,现在司机一天约可配送120件货物 。

        让IT人到第一线找答案

        传统的资讯部门大多坐在办公室接收来自各个单位的需求,但新竹物流资讯处相当重视第一线的需求。刘素杏甚至要求资讯人员,不只是在办公室写程式,每月至少一次到现场。她在当上处长之前,每周都会去场站一次,特别是在司机繁忙的时候,如过年前的货运量增加,就会与其他后勤员工一起去帮忙,除了到现场和工作人员互动,也会跟车帮忙司机一起送货 ,「我曾经帮忙送过轮胎 ,将轮胎一个一个滚过去 。到现在,很多还在新竹物流的资深司机仍然记得我,他们会说资讯上有问题找我就可以了」,刘素杏笑着回忆说。

        刘素杏也会直接与客户面对面,例如有次为了说服老客户改用EDI ,她花两天时间耐心为客户示范,让原本抗拒的客户渐渐熟悉,才接受这套系统 。

        新竹货运内部还有一个奖励制度,鼓励所有员工针对营运改善提案,有实际效益的提案还会发效益奖金。因此,刘素杏也鼓励资讯人员到现场,和工作人员一起提案解决问题 ,让资讯人员在与现场工作人员互动的过程中,慢慢熟悉彼此 ,更容易从中发现问题。

        「IT的贡献,要不断到现场找答案 ,持续不断去看,就会发现很多需要改善之处」 ,她说。

        不论是其他部门对资讯处的提案,或资讯处员工自己的提案,刘素杏都相信,只要不是天马行空,能够带来实质的价值 ,资讯团队都可以尽力实现。

       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
        二维码
        1. XML地图